- [1]马骋宇,王启桢.在线医疗服务平台医生采纳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8,11(6):68-73.
- [2]翟运开,张然,路薇,赵杰.互动感知对邀请方医生持续参与远程医疗意愿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9):55-61.
- [3]刘琮,袁雄伟,杨秀群,胡正路.儿科医生防御性医疗行为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4):17-19.
- [4]彭丽,杜志银,黄成.基于结构方程的微信公众平台健康养生类信息采纳意愿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8(7).
- [5]罗剑宏,余子希.移动医疗背景下用户初始信任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7,10(10):54-62.
- [6]彭丽,黄成,龙诗杰,万映利,杜志银.基于微信平台的中老年用户群体食品安全信息采纳意愿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9(4).
- [7]鄂丽丽,洪静芳,谢伦芳.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注册护士帮助住院患者戒烟行为的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5).
- [8]邓厚斌,葛毅,范璐敏.临床工程师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分析[J].医疗设备信息,2012(9):102-104.
- [9]朱广荣,孙江平,彭钊,刘伟,宋逸.暗娼安全套使用行为的心理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2):204-206.
- [10]麻倩,井坤娟,郭玉芳.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9(5).
- [11]席亚伟,程晨,李熹,陈蕾,龚建华,高力军,吴群红,孙宏.卫生应急信息云平台使用者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2018(1).
- [12]王俏荔.奖励合同下我国公立医院降低不合理医疗费用的路径选择[J].中国卫生经济,2019(1).
- [13]李帅,华欣洋,王志隆,陈娟.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探讨冠心病患者戒烟意向的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教育,2013(4):322-325.
- [14]李卓婷,陈娟,廖逸星,田本淳,孙昕霙.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分析流动人口结核病预防行为和就医意向的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教育,2013(4):296-300.
- [15]陆婷婷,夏劲节,刘丹萍,宁耀,余倩,李宁秀.成都市社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服务项目知晓及需求情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7):1267-1269.
- [16]张国杰,王镇,汪洋,王健.我国农村成人选择乙肝疫苗接种的内在动因——基于健康信念模型的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5(11):60-64.
- [17]梁霁,钱序,张雪,蒋松云,汪玲,徐爱娣,徐从剑.城市社区妇女参加宫颈癌筛查行为意向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1):21-23.
- [18]黄文鸳,杨美霞,郭足平,蔡晓峰,江云,陶懂谊.上海市徐汇区艾滋病防治人员艾滋病歧视状况调查[J].上海预防医学,2013(8):445-448.
- [19]孙果,钱玉燕.西安市青少年尝试吸烟行为与家庭因素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8).
- [20]陈顺森.中学生集体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6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