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3).
摘要:由陈子玲编著,于1999年2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是一门新兴应用学科的专著,全书从知识信息的搜集、整理、存储、传播和创新的角度出发,全方位地阐述了图书馆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条件下,图书馆工作面
1999(3).
摘要:由前卫生部长陈敏章为顾问,李恩生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的日英汉对照《医用日语外来语词汇》(修订版),是一部反映当代医学发展的汇集词量达46000余条的实用性很强的辞书。
1999(3).
摘要:本文针对《BBA》出版中出现的特异变化,通过对其组成、沿革、卷期标识系统、性质及出版中的一些特殊情况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使期刊工作者和读者深入地了解它,更好地发挥核心期刊的作用。
1999(3).
摘要:随着全球因特网的兴起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本文就虚拟环境下图书馆的特点,分析了虚拟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模式的战略性转变的具体措施。
1999(3).
摘要:MEDLINE是MEDLARS中最大的、使用频率最高的医学文献数据库,Medscape能免费提供MEDLINE服务,同时Medscape拥有自己的医学出版物和数据库,因此,作者积极向各医学用户推荐Medscape。
1999(3).
摘要:Internet是当前世界上最大、最流行的计算机网,又称全球信息资源网,其上的食品卫生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检索方法多样,为广大食品卫生工作者和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基础性网络环境、各种检索工具和巨量的信息资源。
1999(3).
摘要:(一)Free MEDLINE数据库资源(MED-LINE PREMEDLINE Publisher supplied ci-tation) MEDLINE数据库由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建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公认的医学权威数据库。收录了1966年以来70多个国家40多个语种约3900多种生物医学期刊,现有文献记录约900万条,每年报道文献量约30万~40万条,其中75%以上为英文文献,约60%以
1999(3).
摘要:河北医科院医学情报所于1988年引进了MEDLINECD-ROM,之后又引进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10多个中西文数据库。1993年开通了美国MED-LARS联机检索系统,1996年6月申请加入了“中国医学信息网络”(CMINet),以虚拟终端方式开通了Internet服务。同年10月,又以PPP方式接通石家庄市电信局的Chi-
1999(3).
摘要:本文从制药企业的情报机构、情报人员的素质及情报工作的内容三方面入手,在理论及实践上论述了制药企业的专利情报工作。
1999(3).
摘要:在过去的五年中,医学信息研究者们所研究的课题是什么?发表的文章主题的动向是什么?本文作者对1992~1996年发表在六种核心医学信息杂志且被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MEDLINE收录的1520篇文献进行了分析。
1999(3).
摘要: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结构发生着巨大变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由过去单纯专业型转变为复合综合型。面对社会需求的转变,如何培养适合21世纪的优秀人才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人才需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上的变化,要求文理相通,下个世纪的大学基础课将趋向于文理
1999(3).
摘要:学报是指高校编辑出版的、反映校内政治、文化、生活、教学、科研现状和进展的专业性与综合性连续出版物,信息蕴含高、情报价值大,具有很大的开发潜能。 (一)做好学报的收存工作 学报作为期刊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具有期刊的一些共性特点的同时,亦有其独特性:
1999(3).
摘要:衡量图书馆的价值标准,不再是看其储存文献量的多少,而是要看文献利用率的高低。如果把科技资料存放在文献库里,那只是一堆死资料,只有经过传递、交换和利用,才能变成能够创造价值的活情报。因此,我们情报服务工作的重点,就是要实现现有知识的最佳利用。
1999(3).
摘要:自从80年代由欧洲开始,继而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保护文献的浪潮热了一阵以后,现在这种热情好象被光盘热或数字热给冲淡了。尤其是在我们国内,似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少有动作,或未见报道。“图书馆员在文献保护方面的知识是近乎空白的”这句话
1999(3).
摘要:(一)高新科技发展的时代背景 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大特征,是知识经济的需要。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也应指出,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到1995年,我国基础
陈鸣凤 顾萍 夏旭 李梅 侯家刚 黄开颜 谭海燕 吴娴波 许四洋 袁德东
1999(3).
摘要:本文对提高查新质量的几个重要环节提出了建议。1.对主题的把握要适度;2.对检索标识和检索策略的制定要恰当;3.对文献对比分析和查新报告的阐写要客观公正。
1999(3).
摘要:对213项报奖课题的查新过程中,通过对国内期刊文献的调查分析,从中看出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存在着文献重复刊登、参考文献不准确及文献数据表达失去对比性等质量问题,对查新工作产生的影响,并对其性质、原因进行了讨论。
1999(3).
摘要:医学查新咨询是医教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科研的前期工作。它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科研立项查新,二是科研成果鉴定及评奖查新。它们都以文献检索为基础,以情报分析为手段,用科学、认真、公正的态度客观评价项目或成果,以查新报告的形式为科技管理部门和评审专家提供审核的文献
1999(3).
摘要:本文浅析情报查新的检索方向、主题词选择、查新报告和查新标准等,探讨其所应遵循的原则,以期抛砖引玉。 第一,真正了解课题的内涵。现代科学领域各学科越分越细,越分越专,而查新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是有限的,因此对于受理的每个查新课题未必都了解和熟悉,所以查新人员应认真阅读体会附上的课题申请书、说
1999(3).
摘要:考核评估卫生部确认的24个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的工作。从结果中发现,查新咨询的科学研究是个薄弱环节,开展查新咨询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今后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1999(3).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现对两届全国优秀医药期刊获奖结果进行比较,其结果说明了评比结果的科学性,等级变化的必然性、吐故纳新的交叉性。
1999(3).
摘要:质量是期刊的生命,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期刊的效益和声誉。责任编辑是一期杂志的主要编排设计者,也是主要的质量把关者,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一本杂志的整体水平。我们办的《医药实践杂志》是一本内部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从1996年起,在出版流程中实施责任编辑负责制,取得了一些成绩和体会。
1999(3).
摘要:随着医学专业分科越来越细,综合性医学期刊无不面临着订数下降的困扰。为了加强与读者的联系,进一步作好信息反馈及宣传征订工作,《中级医刊》杂志于1998年6~9月在刊物上刊登了《招聘通讯员启事》,共收到应聘信592封。这592位应聘者多为《中级医刊》杂志的忠实读者,可以从其来信中看出目前综合性医学期刊读者群的一些基本情况。
1999(3).
摘要:科技期刊的质量是期刊的生命,而期刊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及时地做好选题工作,并组织到好的稿件。综合性医药期刊作为科技期刊的一部分,不仅适用于科技期刊的选题原则,而且具有综合性医药期刊选题中自身的特点。
1999(3).
摘要:本文针对《BBA》出版中出现的特异变化,通过对其组成、沿革、卷期标识系统、性质及出版中的一些特殊情况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使期刊工作者和读者深入地了解它,更好地发挥核心期刊的作用.
1999(3).
摘要:《中图法》是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用以类分文献的一部重要分类法。当前使用的第三版是在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修改与补充,使其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明显增强。但第三版从1990年正式出版使用至今已逾8年,在这8年间,由于新知识、新学科不断大量涌现,使第三版又将旧貌换新颜。为此,我们仅就医学类目的修订,提出以下意见。
1999(3).
摘要:本文对《中图法》第三版医药卫生类目存在的类目设置不全、类目设置不当以及注释等问题作一简要探讨。
1999(3).
摘要:本文根据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DISC)的收录范围、著录和标引特点,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介绍如何灵活应用CBMDISC的检索功能及怎样提高其检索效率。
1999(3).
摘要:介绍美国医学图书情报教育家——弗莱明的主要经历和学术贡献。
1999(3).
摘要: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对七年制学生信息利用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以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的。但现行的文献检索课不论从各种教材或教学内容上看,往往偏重文献检索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讲授,而忽视了对文献信息综合利用能力的培养,文献检索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文献信息,如果对检索到的文献信息缺乏分析、研究和利用的能力,那就失去了检索的意义,从而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有鉴于此,我
1999(3).
摘要:本文从培养“面向四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出发,探讨文检课必须把重心转移到计算机检索方面。建议:1.更新观念;2.培训师资;3.教材建设。
1999(3).
摘要:文献检索课(下称文检课)是不少医学高等院校中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我校近几年来也开设了这门课,目的在于使学生增强情报意识,初步掌握文献检索的技能及提高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尽管文献检索的知识与技能是学生今后在文献的海洋里激游的“舟楫”,在科学道路上驰骋的“舆马”,但是不少学生却对学好文献检索课兴趣不大,究其原因,我认为这除了与该课程内容较抽象枯燥外,也与学生心理
1999(3).
摘要:本文结合我所当前医学情报工作的实际,概述进行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探讨今后要开展的工作。
1999(3).
摘要:当今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情报信息成为当代社会赖以维持的主要支柱和命脉,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整个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各种新理论、新思想层出不穷。综观我国医学情报事业几十年的历程,应如何面对机遇与挑战,为此开辟了“笔谈一隅”栏目,欢迎读者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概念,以共同探讨,展开争鸣与商榷,使我国的医学情报工作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