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40(6):1-7.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01
摘要:详细介绍远程医疗及远程医疗监护发展状况、现存问题,提出移动云环境下的远程医疗监护方案,阐述系统框架和业务流程,提高远程医疗监护成功率,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9, 40(6):8-12.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02
摘要:分析当前慢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雾计算的概念、研究现状以及在远程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阐述将雾计算应用于远程健康监控的可行性。设计基于雾计算的医联体远程慢病管理体系框架和流程,旨在提供快速实时响应、高质量的远程健康监护服务。
2019, 40(6):13-17.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03
摘要:介绍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为代表的贵州省“互联网+”远程医疗体系建设背景与规范、技术支撑及其成效,探索适合省情的远程医疗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有利于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联通,具有可行性、推广性、科学性。
2019, 40(6):18-21.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04
摘要:介绍国内外医联体信息化发展现状,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例,阐述以其为主体的医联体信息平台架构、主要业务功能及应用效果,指出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实现医联体内资源互通共享,提升医疗和服务水平。
2019, 40(6):22-26.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05
摘要:以北京怀柔医院为例,介绍临床数据发布中心集成与开发,具体阐述平台的关键技术、体系结构、功能设计、应用效果,指出该平台有助于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医疗效率与质量。
2019, 40(6):27-30,21.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06
摘要:通过整合智能终端健康监测设备、无线通讯技术、云平台数据库和医护端APP应用构建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家庭医生慢病管理系统。阐述系统架构、工作流程及云端数据交互管理、用户端实现,指出该系统对各类慢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019, 40(6):31-35.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07
摘要:介绍区块链技术概念、原理、特点,采用布比区块链技术探索构建体外诊断试剂供应链管理平台,详细阐述平台架构及功能,指出该平台有助于提高试剂安全性、防伪度及管理效率。
2019, 40(6):36-38.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08
摘要:结合网络支付业务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应用实践,针对支付服务及安全问题提出建议,包括应用与安全同步建设、构建新型防护体系、循序完善标准与信用等方面,促进医院“互联网+”创新应用持续发展。
2019, 40(6):39-41.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09
摘要:以江苏省人民医院为例,对医院现有的核心数据库硬件系统进行升级,介绍升级原则、架构选择、方案实施、实施经验及效果等方面,解决单个数据库节点无法横向扩展的难题,保证整个数据库系统高可用性。
2019, 40(6):42-48.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10
摘要: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数据源,探究国际卫生技术评估(Health Techology Assessment,HTA)领域发文量、被引频次、国家/地区分布、核心期刊以及研究主题演变。为完善我国HTA体系提出建议,包括重视HTA决策转化优势、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关注国际研究进展、构建基本HTA价值框架等。
2019, 40(6):49-53,72.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11
摘要:采用直接访问网站和利用网站信息查询工具的方法调查我国30家健康保健类网站结构和内容、功能、交互性等,选取网页数、链接数等指标,借助链接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网站影响力进行排名和评价。
2019, 40(6):54-59.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12
摘要:基于公开发表的中文病例报告文献构建医学诊疗实体语料库,搭建语料标注审核平台,以基于上下文语义理解的方式识别疾病、症状、检查、治疗4类医学诊疗实体。通过构建字符、词边界、上下文、词性和词典等特征,基于条件随机场模型提出一种多特征融合的中文病例报告诊疗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2019, 40(6):60-65.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13
摘要:介绍国际常用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WHOART和MedDRA的概况、层级结构等,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从层级结构、语义关系、涵盖内容、对外服务平台几方面来探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术语系统构建。
2019, 40(6):66-72.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14
摘要:基于论文、专利、药物研发及临床实验等多源数据,利用计量分析、文本挖掘与可视化等方法分析2009-2018年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领域发展趋势、研究主题、重点药物及重大病症,总结临床研究与应用热点,以期为临床决策与科技管理提供参考。
2019, 40(6):73-77.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15
摘要: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1970-2018年国内外干细胞领域论文数据,从出版年代、国家、机构、研究方向等维度开展统计分析,对高被引文献进行定性主题聚类和国内外对比,剖析干细胞领域研究现状,发现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2019, 40(6):78-81.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16
摘要:介绍创客及众创空间基本概念,指出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众创空间的意义,概括总结美国及国内高校图书馆众创空间发展现状,提出高校图书馆以众创空间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服务的新模式。
2019, 40(6):82-84.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17
摘要:阐述医院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背景与方式,分析嵌入式服务馆员培养存在的结构不合理、层次不高、人员编制少等问题,提出对馆员培养的素质要求及改进途径。
2019, 40(6):85-88.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18
摘要:分析中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教学的缺点,从准备、课前、课中、课后几个阶段阐述基于SP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应用并对比教学效果,指出该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知识技能迁移能力。
2019, 40(6):89-93.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19.06.019
摘要:阐述在“一带一路”倡议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医学信息学人才培养与交流的意义,从政策支持、医疗卫生及高等教育合作交流、高校学科建设等方面探讨广西与东盟国家医学信息学人才交流的可行性,分析目前医学信息学人才交流存在的障碍并提出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