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45(12):1-8.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4.12.001
摘要:目的/意义 分析在线心理健康服务的评论文本,识别患者在线心理健康服务择医偏好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过程 以壹点灵平台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形成择医偏好指标集,使用隐含狄利克雷分布模型确定偏好主题;使用逻辑回归分类法和情感分析法识别文本评论的主题并计算各主题在线情感得分;基于解释现象学分析法识别患者择医偏好主题类别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结论 将患者在线心理健康服务择医偏好分为3个维度9个细分主题,可为提升在线心理健康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提供指导和参考。
2024, 45(12):9-15, 28.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4.12.002
摘要:目的/意义 探讨人工智能会话代理在抑郁症诊疗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特点,并对未来人工智能会话代理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实用性建议。方法/过程 采用范围综述方法,总结人工智能会话代理应用于抑郁症筛查与治疗的基本特征、功能特点等。结果/结论 会话代理在抑郁症诊疗方面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处于开发阶段,存在筛查和治疗功能验证不严谨、差异探究不深入,以及评价机制不统一、不全面等问题。未来的人工智能会话代理应具备强大情绪监测能力、准确治疗方案决策能力,并能与患者建立良好治疗关系。
2024, 45(12):16-21.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4.12.003
摘要:目的/意义 探究健康焦虑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机制。方法/过程 检索PubMed、WoS和CNKI数据库中有关健康焦虑与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横断面研究,并进行文献分析。结果/结论 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感知、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和信息特征对健康焦虑有重要影响;健康焦虑、健康信息素养、自我效能和行为意图对健康信息搜寻行为有重要影响;健康焦虑和健康信息搜寻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2024, 45(12):22-28.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4.12.004
摘要:目的/意义 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开展老年肺癌发病风险评估研究,为降低肺癌发病率和有效防控肺癌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 整合多种相关危险因素,对整合后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肺癌发病风险评估模型,并运用对比分析法进行模型验证与评价。结果/结论 男女高风险组的肺癌发病率均明显高于低风险组,男性高风险组肺癌发病率是女性高风险组肺癌发病率的2.02倍,在男性高风险组进行干预控制对降低肺癌发病率更加显著。本研究不仅有利于老年肺癌的早诊早治,也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了基础支撑。
2024, 45(12):29-36.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4.12.005
摘要:目的/意义 研究一种均方根误差最小准则的偏最小二乘筛选中药药效物质方法,以便全面地观察和分析中药的作用机理。方法/过程 以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最小为主要准则,通过偏最小二乘法获得特征的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ion,VIP)值,再以VIP值的大小对特征重要性排序,最后通过偏最小回归法与前向搜索法,以RMSE最小、交叉性验证结果最好为标准,确定特征子集。采用大承气汤配比治疗急性胰腺炎实验数据,以及麻杏石甘汤治咳、平喘、退热实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该方法能得到回归性能最好时的最小RMSE和药效物质子集。VIP值大于1的特征是相对重要的,VIP值小于1的特征也可能对模型性能有影响。
2024, 45(12):37-44.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4.12.006
摘要:目的/意义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析中药复方专利治疗肝癌的用药规律及其核心对药的作用机制。方法/过程 建立肝癌复方专利数据库,采用Excel、SPSS Modeler、Cytoscape、Origin、RStudio进行频数、功效、性味归经、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挖掘用药规律和核心对药。利用TCMSP、OMIM、GeneCards等数据库收集药物有效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肝癌相关疾病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收集交集靶点、关键靶点和蛋白质互作网络,运用微生信平台和分子对接技术,对有效活性成分与关键基因的结合性能进行富集分析及预测。结果/结论 中药复方专利治疗肝癌用药重在肝脾并调以扶其正,同时辅以解毒抑癌、活血化瘀的策略以消除病邪。黄芪、半枝莲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综合作用机制治疗肝癌。
2024, 45(12):45-49.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4.12.007
摘要:目的/意义 探索智慧中药房标准化管理模式及标准体系建设。方法/过程 分析智慧中药房建设面临形势及发展现状,结合管理实际,引入标准化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规范智慧中药房建设。结果/结论 以标准化理论为指导,将标准化管理理论与中药药事服务深度融合,实现中药房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提出管理、流程和工作标准化的智慧中药房管理模式,设计和提出智慧中药房标准体系框架,用于指导和引领智慧中药房标准化建设。
2024, 45(12):50-55.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4.12.008
摘要:目的/意义 探讨上海市青光眼患者的DRG分组和相应住院费用标准,为医疗机构合理控制住院费用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过程 提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主要诊断为青光眼的住院患者相关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初筛分类节点变量。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中决策树模型探讨青光眼住院患者的DRG分组方案、住院费用标准及病种权重,利用变异系数、方差膨胀因子、秩和检验测试模型效能。结果/结论 基于决策树模型建立的青光眼患者DRG分组具有较高的组内同质性,有无并发症、出院情况作为分类节点变量,病例组合的变异系数为0.33~0.75,均小于1。最终形成4个住院费用标准和病种权重方案,整体较为合理,为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2024, 45(12):56-61.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4.12.009
摘要:目的/意义 构建基于临床实践谵妄指南的知识图谱,旨在为提升医护人员对指南的依从性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过程 基于知识图谱构建方法,以指南为主要数据来源,基于指南知识架构和专家意见构建本体;采用三元组数据模型进行知识表示;采用“BIOES”标注体系进行人工标注,包含实体、关系和属性等;利用图形数据库Neo4j实现知识图谱的可视化。结果/结论 所构建的知识图谱包含112种实体类型和16种实体间关系,形成124个三元组,用于描述实体之间的关系、实体的属性及其对应的属性值。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探索深度学习等模型在知识抽取中的应用,并探究指南自更新机制,以适应当前医学领域指南快速更新的现状。
2024, 45(12):62-68.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4.12.010
摘要:目的/意义 评价移动社交媒体中疾病类健康信息的质量,为此类信息的治理提供依据。方法/过程 采用德尔菲法建立移动社交媒体中疾病类健康信息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对微信公众号疾病类健康信息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 建立移动社交媒体中疾病类健康信息评价指标体系十分必要。本研究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可用于文本类和短视频类相关信息的评价。
2024, 45(12):69-74.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4.12.011
摘要:目的/意义 建立抗菌药物超适应证评估系统,提升儿童抗菌药物管理水平。方法/过程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电子病历等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后结构化处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和用药规则知识库,分析患儿用药特征数据,构建抗菌药物超适应证评估模型;设计并实现评估系统,为医生提供较准确的处方智能审核提示。结果/结论 该系统对37 372例患儿进行用药评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效的用药决策参考,满足了医院对儿童抗菌药物超适应证管理的需求。
2024, 45(12):75-80.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4.12.012
摘要:目的/意义 探讨应用深度学习模型在居家护理场景识别用户需求文本中的护理需求实体,以期通过自动化手段精准识别用户需求,为提升居家护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过程 选取560条用户护理需求文本客观数据,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对文本中的护理需求实体进行分类标注,采用BERT-BiLSTM-CRF模型进行实体识别,通过消融实验验证模型效果,分析实验结果,评估模型性能。结果/结论 BERT-BiLSTM-CRF模型实体级别微平均准确率、召回率、F1值分别为0.752 9、0.775 8、0.764 2,表明该模型可以为居家护理场景下自动化挖掘用户需求、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和提高护理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2024, 45(12):81-85.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4.12.013
摘要:目的/意义 构建以主动健康为主要特色的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系统,解决当前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中存在的缺乏连续动态跟踪与个性化干预手段等问题。方法/过程 综合运用多生理参数采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健康预警,通过制定并实施保健处方,进行主动健康干预。系统能够连续动态地跟踪社区居民个体的生理指标,实现社区健康管理的个性化和精准化。结果/结论 该系统有效提供了连续动态的健康监测服务,有助于对健康风险进行精准评估与预测,其主动健康特色对社区居民个体及整个社区的健康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
2024, 45(12):86-89, 101.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4.12.014
摘要:目的/意义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探讨推动医学图书馆数智化服务进程。方法/过程 基于智慧图书馆在学科服务领域的应用现状,结合医学专业特点,从数智服务、资源集成化、教学可视化和科研服务自主化4个维度,梳理医学院校智慧图书馆助力教学、科研的创新举措与实践探索。结果/结论 综合运用人工智能、智慧管理等技术手段,可提升医学图书馆的运营效率、服务质量、科研服务水平,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2024, 45(12):90-95.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4.12.015
摘要:目的/意义 培养兼具医学与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将思政要素全面融入医学生数据素养教育体系。方法/过程 以医学生数据素养教育智能思政为目标,设计一种融合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与支架式教学理念的多元融通智能思政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中,通过学评融合收集两年教学反馈信息。结果/结论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多元融通智能思政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具有可行性,可为后续医学生数据素养培育中的智能思政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2024, 45(12):96-101.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4.12.016
摘要:目的/意义 探讨医学信息素养教师对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态度和认知,以期为其专业发展、人工智能应用推广以及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过程 选取教授医学信息素养课程的9名任课教师,基于“科技-组织-环境”框架,通过专家访谈和解释现象学质性研究方法,研究其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态度和认知。结果/结论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为医学信息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也带来了新挑战,提出增强技术接受度和易用性、加强组织支持和资源投入、充分发挥政策和社会因素作用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