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46(7):1-6, 14.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5.07.001
摘要:目的/意义 探索医学领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就绪数据治理路径,为我国AI就绪数据建设提供经验借鉴。方法/过程 运用案例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战略规划、研究专项及科研项目等信息,从实践举措、推进机制、实施路径等维度分析其AI就绪数据治理经验。结果/结论 医学领域AI就绪数据治理是涵盖标准、工具、伦理和能力的系统工程,应整合生物医学研究、AI研发、应用场景等多元要素协同推进。
2025, 46(7):7-14.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5.07.002
摘要:目的/意义 构建医学科学数据质量评价指标框架,为医学科学数据高质量建设和医学标准规范体系完善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通过系统性文献综述,总结科学数据质量评价维度和通用指标,结合医学科学数据特征构建评价指标框架。结果/结论 该框架包含5个维度和13项指标,引入科学数据生命周期理论划分维度,探索性纳入伦理审查和匿名化指标,更契合医学科学数据高质量发展实际需求。
2025, 46(7):15-20.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5.07.003
摘要:目的/意义 分析我国医学高校科学数据管理服务现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建议,为完善相关服务、促进科研创新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采用网络调查和内容分析比较法,构建科学数据管理服务框架,选取60所代表性医学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科学数据管理服务现状。结果/结论 当前医学高校科学数据管理服务存在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平台孤岛与标准化体系缺失、隐私安全与共享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建议从提高数据服务质量、加强平台标准协同优化、健全数据隐私安全制度3方面优化服务,推动医学科学数据高效利用与合规共享。
2025, 46(7):21-26.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5.07.004
摘要:目的/意义编制主动健康理念下健康行为测评量表,为健康行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参考相关量表,结合主动健康理念,经专家咨询,编制健康行为测评量表。选取主动健康理念积极实施者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进行预调研和正式调研。采用SPSS 25.0和AMOS 23.0进行量表信效度分析。结果/结论 编制的主动健康理念下健康行为测评量表包括运动锻炼、营养饮食、情绪管理、生活规律和健康责任5个维度,共24个条目,经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2025, 46(7):27-32, 39.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5.07.005
摘要:目的/意义 设计面向智慧养老社区的数字健康服务技术架构与通路,促进智慧养老社区数字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方法/过程 基于社区居家养老居民数字健康服务需求,融合先进数字健康技术,设计智慧养老社区数字健康服务技术架构,并基于多元主体设计数字健康服务通路。结果/结论 该技术架构可实现老年居民健康数据的有效采集、分析与智慧化服务。多元主体在膳食管理、线上问诊、远程健康状况监测、疾病风险预测和远程健康教育5类数字健康服务通路中的角色与职责得到明确。
2025, 46(7):33-39.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5.07.006
摘要:目的/意义 分析老年人互联网医院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推动互联网医院发展。方法/过程 基于UTAUT2模型构建理论模型及假设,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横断面调查法收集数据,运用SPSS 27.0和AMOS 28.0软件分析老年人互联网医院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结论 老年人互联网医院核心医疗业务使用率偏低;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促进因素、自我效能正向影响使用意愿,感知风险、技术焦虑、拒绝改变负向影响使用意愿,价格价值对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建议强化线下培训指导以提升老年群体自我效能,强化适老性改造以降低技术障碍,降低感知风险以提升安全防护。
2025, 46(7):40-44, 52.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5.07.007
摘要:目的/意义 构建多源知识图谱,提出基于知识图谱的药物发现方法,为疾病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 设计知识图谱架构,优选7种异构数据库,经知识抽取、数据处理与清洗、知识融合构建知识图谱。基于图谱和SemMedDB建立推理规则及关联路径,改进加权链路预测方法,提出可用于药物发现的综合知识发现方法。结果/结论 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例,构建含67 780个实体、282 870个三元组的多源异构疾病知识图谱,预测潜在治疗药物184种。
2025, 46(7):45-52.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5.07.008
摘要:目的/意义 提出自动化超声图像分析方法,辅助判断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并提高评估效率和准确性。方法/过程 提出基于颈动脉斑块超声图像特征的两阶段钙化组织分割模型,命名为TRDU-Net。该模型以U-Net为主干网络,在其编码和解码路径中引入双残差卷积结构,并在网络瓶颈部分引入空洞卷积桥,以增强模型对特定区域的关注,准确提取位置信息,从而提高分割精度。结果/结论 TRDU-Net模型在测试数据集上Dice系数为75.32%、IoU系数为62.83%,表现出较其他方法更优越的分割性能和准确度,证明了其在颈动脉斑块钙化组织分割任务中的有效性。
2025, 46(7):53-58.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5.07.009
摘要:目的/意义 克服传统深度学习方法缺点,进一步提高医学实体链接性能。方法/过程 构建序列信息图和主体信息图以获取多维度潜在文本信息,采用动态图神经网络进行全局关联,充分利用模型内部信息,并基于注意力机制生成最终序列关联。基于真实临床疾病诊断数据构建实证数据集,并进行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结果/结论 该方法精确率为90.34%,召回率为89.72%,F1值为90.03%。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策略有效且必要。
2025, 46(7):59-65.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5.07.010
摘要:目的/意义 预测医院门诊药房中抗过敏滴眼液月消耗量,为精细化医院药品采购及库管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2013年1月—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门诊药房中抗过敏滴眼液逐月消耗量为时间序列,采用SPSS 29.0软件构建SARIMA模型,使用Python 3.12.1软件构建SARIMA-LSTM组合模型。以2021年10月—2023年12月数据验证两种模型的预测效果,并应用两种模型对2024年1—6月抗过敏滴眼液消耗量进行短期预测。结果/结论 SARIMA-LSTM组合模型在拟合验证集数据及对未来短期预测中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误差平方根均低于SARIMA模型。SARIMA-LSTM组合模型对医院门诊药房抗过敏滴眼液消耗量预测效果更佳,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2025, 46(7):66-73.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5.07.011
摘要:目的/意义分析我国不同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需求,预测未来变化情况,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过程 选取2011年1月—2023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数据,利用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及预测。结果/结论 我国医疗服务需求呈季节性波动上升趋势,医院服务需求趋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需求持续上升。建议通过季节性资源优化配置、分级诊疗引导和信息化建设等优化就医格局。
2025, 46(7):74-79, 90.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5.07.012
摘要:目的/意义 构建智慧医院技术架构与应用场景体系,形成可落地、可复制的智慧医院建设范式。方法/过程 系统分析智慧医院建设现状与面临的信息化挑战,提出“云-数-智”智慧医院技术架构,构建涵盖智慧临床、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的智慧医院应用场景体系,并通过实践验证其有效性。结果/结论 智慧医院技术架构与应用场景体系有效提升了医护工作效率、患者服务体验和医疗服务质量,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可参考的智慧医院建设范式。
2025, 46(7):80-84.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5.07.013
摘要:目的/意义 聚焦医疗机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数据交互场景,通过智能化风险监测平台建设,识别高风险漏洞,防止数据泄漏,强化数据交互安全。方法/过程 采用数据平面开发套件技术实现旁路流量分析,实时监控医院业务系统访问行为。基于OWASP发布的10类API安全漏洞,建立评估机制,通过多维度风险策略模型识别异常风险,结合日常数据安全运营,构建“分析-评估-监测-溯源”数据交互安全保障体系。结果/结论 医院针对平台监测出的API安全漏洞、数据泄漏、Web攻击、账号安全等风险进行专项整改,避免了数据泄漏,提升了医院数据交互监测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2025, 46(7):85-90.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5.07.014
摘要:目的/意义 有效整合医院检查、检验、手术、床位预约资源,实现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拓宽患儿预约渠道。
2025, 46(7):91-95.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5.07.015
摘要:目的/意义 分析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在医学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揭示其在服务创新中的作用及未来影响,为医学图书馆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方法/过程 梳理AI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实践,如智能文献推荐、自动化分类与标引、数据挖掘等,结合案例分析与初步量化评估,探究AI在医学图书馆服务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及潜在颠覆性影响。结果/结论 AI技术在医学图书馆应用潜力巨大,尤其在精准医学支持与个性化服务领域,但同时也面临高成本和数据隐私等现实挑战。应加强跨学科人才培养,突破技术实施瓶颈,激发服务创新活力。
2025, 46(7):96-100.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5.07.016
摘要:目的/意义 利用数智时代新兴技术充分挖掘中医古籍知识,使中医古籍蕴含的内容“活起来”。方法/过程 阐述数智时代中医古籍活化的内涵,探讨中医古籍活化知识重构路径与模型,最后从理论维、技术维、用户维3个维度阐释中医古籍活化发展策略。结果/结论 在数智时代,中医古籍活化知识重构路径与模型的构建,能够有效推动中医古籍数字资源的转化应用,充分挖掘中医古籍的价值,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传统文化。
2025, 46(7):101-105. DOI: 10.3969/j.issn.1673-6036.2025.07.017
摘要:目的/意义 探讨DeepSeek为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工结合人才提供参考。 方法/过程 分析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阐述DeepSeek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探讨其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结果/结论 DeepSeek可助力整合教学资源、增强教学互动性与个性化、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但在应用中存在自身技术局限性、硬件要求高、数据安全防护风险、人员适应困难等问题。可通过规避技术局限性、升级硬件设施、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开展人员培训等措施,推动医学院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提升教学效果。